凯的糖衣炮弹了。
再加上听说能赚钱,刘娟就更经受不住这种诱惑了。
于是点头答应下来,并且承诺明天帮薛凯凑齐这2000块钱。
薛凯见鱼已经上钩自然没什么好说的。
继续对着刘娟一顿甜言蜜语,把刘娟捧的整个人脑瓜子都是发懵的。
直到离开了薛凯,刘娟才忽然想起了杨承志之前说的话。
心中不由得对薛凯泛起了嘀咕。
不过,刘娟很快就否定了杨承志的话。
这一刻的她,早就被爱情冲昏了头脑。
在她眼中,薛凯一切都是好的,对方说能赚钱,那就一定不会有错。
……
杨承志无心理会刘娟经历了什么。
回到长胜大队,他就把今天带回来的加工材料发放给了翠花等大姑娘小媳妇们。
这几天他虽然左手受了伤,但有杨小梅带着狗蛋等几个半大小子帮忙。
手工作坊也一直正常运行着。
刨除女工们以及狗蛋等半大小子的工钱,每天杨承志也能净赚790元左右。
女工们走后,杨承志仔细清点了一下自己如今的存款。
由于这段时间手工作坊业务量的上升,杨承志已经持续10天每天至少进账790元以上了。
去除这段时间的各种开销,杨承志一共攒了有7000元了!
这对于80年代的农村家庭来说,绝对是一笔巨额财富!
如果那3万多的占地补偿款能下来,那么杨承志的手里就差不多有接近4万块的存款了!
只不过,杨承志却依旧不改乱花钱。
随着天气逐渐转暖,盖厂房的事情也快提上日程了。
按照杨承志之前规划的图纸,他的厂房初步计划大约要500平左右。
准备全部用红砖砌筑,这就大大的增加了建筑成本。
再加上厂房落成后还要购买缝纫机,勾边机,裁剪机,电熨斗等各项设备。
他手里这不到4万块钱根本就不够用!
更重要的是。
随着天气转暖,帽子围脖手套的需求量也在缓慢下滑。
按照他为老板嘱咐的,再过两天,杨承志的加工量就要从每天3000件降至1500件了。
这样一来,他的收入也会跟着砍掉一半。
而随着天气的继续转暖,收入还会持续下滑。
到时候,想赚更多的钱就更难了。
因此,杨承志格外珍惜现在加工帽子手套围脖这三种针织品的时光。
好在,今天下午,杨承志接到了崔雪在燕京发来的包裹。
包裹里面装的是极米蓝色碎花布料,以及一件成品的蓝色碎花背心。
这说明,崔雪已经返回了燕京,并且开始布局加工蓝色碎花背心的事了。
包裹之中除了布料以及一件成品以外,还有这一风崔雪给杨承志写来的信。
信中体现了崔雪对杨承志的问候,以及加工蓝色碎花背心的具体细节以及注意事项。
崔雪的意思是,先让杨承志这边按照那件样子尝试性的加工几件,然后寄给她。
这样方便发现加工中的问题,在没正式生产之前,就要确定好具体加工标准以及细节。
这一点,杨承志非常认可。
于是他便带着那件蓝色碎花背心的样子去找了翠花,让翠花按照样子进行加工。
翠花爽快答应下来,让杨承志回家等消息,明天她会带着昨天加工好的手工针织品,以及他加工的碎花背心一块儿送到杨承志家中。
杨承志自然不会拒绝。
从翠花家回来,就看到自家老爹杨大山,王淑华扛着锹镐从村东头赶了回来。
因为杨承志的厂房马上要动工了。
这几天杨大山一直在宅基地那边修路,可能是在家呆着没啥事,再加上惦记儿子的事。
第二天,王淑华就跟着杨大山一块儿去了老母猪岗宅基地。
通过老两口几天的努力,老母猪岗宅基地的路终于修好了。
虽然没法跟屯子里的主路相提并论,但至少能正常不行牛马车了。
方便他打地基以及后续运送建筑材料时进车。
对于这方面,杨承志真的不如自家老爹杨大山。
要不是杨大山主动去修路,这几天雪化了以后,就更不好干活了。
“爹,妈我给你俩买鞋了,快进屋试试吧!”
“啥玩意?你给我俩买鞋了?花多少钱啊!”
杨大山一听,撂下铁锹,立刻走进了土坯房。
看着炕上摆放的两双崭新的棉鞋,杨大神没头顿时皱了起来:“这个棉鞋看样子就不便宜,小子,你从哪儿买的,马上退回去吧,我这双鞋还能穿呢!”
王淑华也跟着点头说道:“是杨承志,咱们家现在是最需要钱的时候,你可别
第75章 燕京来的包裹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